2020年10月3日,在俄罗斯坦波夫市市立普希金图书馆内展开了一堂特别的中文课。现于坦波夫国立大学进行“2+2”交流项目的我校学生彭娇娇作为讲师,给当地的市民与学生带来了属于他们的“第一堂中文课”。课程《中国的文化与传统》由坦波夫国立大学语言与新闻学系俄语教研室科教中心和坦波夫市立普希金图书馆合作展开,旨在面向大众的公益语言教育项目。而中文作为如今炙手可热的学习语言,更是得到了不少坦波夫市民的青睐,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课程。
课堂上,彭娇娇同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的基本概况与中国特色“文化符号”,并带领第一次接触汉语的俄罗斯同学们了解了汉语拼音、声调及交流常用语。同学们也表现出了对汉语及中国文化极大的兴趣,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提问,积极配合地跟着老师大声反复训练拼音及声调的正确发音,练习汉语的书写,还学着用刚学会的交流用语进行简单的对话。同学们虽然面临着巨大的语言挑战,仍深深地体会着汉语的魅力,整间教室充斥着汉语的平仄格韵之美。
滨外学生不仅身为海外学子,更肩负着中华文化传播、传承的使命。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知识,是每个中国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海外的学子更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座桥梁,连接着中国与世界,倾听来自四面八方的世界,传达铿锵有力的“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