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同时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师资方面,该专业拥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5名以上,助教若干,教师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历。目前,有成熟的新闻实验室供本专业学生实习,针对本专业培养特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实践活动,其中,新闻传播学系学生在天津市大学生校园微视频大赛中多次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一、专业培养目标
新闻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当代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新闻专业人才。本专业涵盖国际新闻、网络新闻两个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外语水平的新闻人才,培养学生扎实的新闻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新闻的采、写、编、评的能力。既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又具有坚实的网络技术能力,同时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网络新闻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特色
该专业旨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特别是接受国际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强调专业+外语的特色。既熟练掌握英语,又精通网络传播技术,能胜任新闻采、写、编、评等工作,能满足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网站建设的设计、维护、制作等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实践性强,涉及面广,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并重,英语优势突出,在熟练掌握新闻传播基础理论和新闻业务的基础上,着重强化网络传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备系统的网络传播理论知识与技能,熟悉媒介发展的基本规律、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心理素质。
教学中强调“十个一”工程,即:学生能够做到发表一篇通讯、一个视频、一个动漫作品、一组新闻照片、制作一个网页,设计一个网站、一个采访节目、一个报纸排版、一个广告节目、一个英语翻译作品。
三、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管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新闻英语视听说(英语)、外电翻译(英语)、高级报刊英语选读(英语)、网页设计与人工智能等。
四、考研与就业
就业前景: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报刊、广播、电视等国内媒体机构、境外媒体驻华机构、涉外宣传部门、跨国公司、传媒公司、广告公司以及大型企业等单位从事媒体传播、网站经营与管理、对外宣传、策划等工作。目前也有一部分毕业生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优秀学府的研究生。另外,已经从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分别在凤凰卫视、北方网、新华网、人民日报社、天津电视台、云南电视台以及各省市广播电台等机构从事工作,就业前景良好。
职业规划:注重学生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着力塑造适应传统、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发展的高素质新闻传媒人才。立足国内外主流媒体人才需求设置专业理论、实践课程,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及兴趣,致力于培养部分学生就职于新闻、报刊、广播、电视等国内外媒体行业,部分学生就职于政府机关、派出机构新闻、传媒行业,部分学生专注于互联网传媒、交互式媒体、数字媒体等领域。
实践基地:今晚集团渤海早报报社、滨海新区大港电视台等。
适合学生考取研究生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
部分就业单位:中央电视台、环球网、新华网、凤凰传媒、北方网、北京青年报、北方新媒体集团、CBSi(中国)中关村在线、天津电视台、云南电视台以及部分省市广播电视台、各类传媒公司等。
国际交流:我院每年适时选派学生赴国外合作校继续学业和深造。派出形式主要有“3+1”语言进修项目、“2+2”双学士学位项目和“本接硕”项目。我院与国外合作院校互相承认学生所修学分,学生修满全部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符合两校各自规定者,可获取两所学校的学士学位证书。本接硕项目是我院为学生获取国外高一层次学历搭建的平台,学生获准毕业且有志继续深造,符合对方大学条件者,可由我院推荐到国外合作院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的国际交流项目有澳大利亚伊蒂斯·科文大学“2+2”双学士学位项目、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2+2”双学士学位项目及“3+1+1”本硕连读项目。
五、实践与创新
第一类实践环节包括新闻摄影、新闻采访、网页设计等。第二类实践环节是课程设计类,有文案策划与创意、新闻英语、新闻写作等。第三类实践环节是创作类,设在第7学期。第四类实践环节是研究类。第五类实践环节是综合类,含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实践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