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是针对汉语言文化及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学习,接受人文社科的基本训练,掌握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语言教学、国际文化教育等实践的能力。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完整,学科层次丰富,结合学院外语特色和新闻学专业优势,文字应用编辑优势明显。师资方面,该专业计划配备优秀的师资队伍,拥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5名以上,助教若干,教师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历。有出国留学经历和任教经历,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
一、专业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依托于对外汉语的基础,致力于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为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外贸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单位从事语言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特色
本专业主要针对汉语言文化及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学习,接受人文社科的基本训练,掌握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语言教学、国际文化教育等实践的能力。结合学院外语特色和新闻专业优势,文字应用编辑优势明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汉语为基础,依托外国语大学多语种的优势,突出实践性和国际化的特色,“专业+外语+实践”,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第一外语(英语)课程的开设贯穿4年,同时设置专业选修课程,第二外语(日语、朝鲜语等)课程于大一年级开设,学生可按需修学分自主选择、学时适量。学生外语水平高,掌握语种多,能更好地与不同国家留学生进行教学和交流。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知识、语言学理论及中华历史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语言(汉语及外语)基础扎实,对中华历史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社会服务意识强烈,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汉语困际教育及国际文化交流实践的基本能力。熟悉中外文学文化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熟悉国家有关汉语言文字及其传播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宽的文化视野。
三、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言教育能力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语言学概论、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法、现代汉语语法学、词汇学、心理学、教育学、高级英语等。
四、考研与就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就业方向非常广泛,涵盖了教育、文化、外交等多个领域。
1.对外汉语教学:毕业生可以在海外的教育机构、语言培训机构、孔子学院等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帮助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2. 中小学教师:在国内的中小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教授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汉语能力。
3.媒体与出版行业:对于对新媒体或出版感兴趣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在相关企业从事编辑、翻译等工作。这类岗位不仅要求扎实的汉语功底,还需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
4. 外交与文化交流:在外交、外事、外贸等领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有着良好的发展机会。许多单位需要能够流利使用汉语和外语的人才,以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5. 文化企事业单位:如博物馆、文化交流中心等,也需要具有汉语国际教育背景的人才,从事文化推广、活动策划等工作。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年考研率和就业率在全国范围内非常突出,本专业鼓励学生考研及出国留学,报考公务员、教师资格证等考试,培养专门领域的优秀人才。
适合学生考取研究生学校: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
五、实践与创新
通过教学实习、文化体验、语言服务等实践形式,深化学生对语言学、教育学、文化学等理论知识的理解。
主要实践环节:英语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训练、讲课技能训练、中国传统才艺训练等。
我院每年适时选派学生赴国外合作校继续学业和深造。派出形式主要有“3+1”语言进修项目、“2+2”双学士学位项目和“本接硕”项目。我院与国外合作院校互相承认学生所修学分,学生修满全部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符合两校各自规定者,可获取两所学校的学士学位证书。非语言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的国际交流项目有澳大利亚伊蒂斯·科文大学“2+2”双学士学位项目、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2+2”双学士学位项目及“3+1+1”本硕连读项目。